诗意通民心第九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精彩上演
本文转自:人平易近网
人平易近网伦敦9月17日电 (余颖)浪漫的徐志摩花圃、绿柳成荫的康河边,第九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再度回归,吸引了百余位名家齐聚一堂,共赴诗歌之约。为期六周的艺术节正举行多场出色运动,进一步推进中西方墨客、艺术家和学者的思惟交流和对话。
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创建于2015年,颠末几年的成长,已成为英国颇具范围和影响力的中英文化交流运动之一。剑桥年夜学国王学院院长迈克尔-普罗克托尔在贺信中表现,异常愉快看到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再次回归剑桥。作为杰出的中国墨客,徐志摩与布鲁姆斯伯里学派及国王学院的密切关系,给国王学院带来了伟大的影响。在徐志摩曾经生涯与进修的国王学院来纪念他的成绩,是再适宜不外的了。

艺术节海报。主理方供图
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主席、剑桥年夜学社会人类学传授艾伦-麦克法兰多年来一直保持不懈耕作艺术节,致力于为中西方墨客、艺术家与学者提供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勉励加深对彼此文化与汗青的懂得。在15日揭幕典礼上他表现,本年艺术节的主题是“协调”,这是所有艺术的焦点。协调是中国文明的焦点理念和代价观。中国文明就像一片丛林,生长着各类分歧的树:分歧的人身处在分歧的地位,拥有分歧的位置,饰演着各类脚色。它们都是并肩生长的,以一种互相支撑的方式共享统一空间。他表现,将继续经由过程诗歌节交流为两国的人文交流注入活气,为两国人平易近平易近心相通搭建桥梁。
艺术节举行的人文交流运动。主理方供图
诗歌朗诵会上,婉转的琴声同顿挫抑扬的朗诵声交错共融,引领观众在音与画的天下里徜徉,体味诗歌中刻画的奇特意境。英国约克年夜学音乐学讲师史黛芙-寇娜博士自弹自唱中文歌曲《去吧》,该歌曲是她以徐志摩在1924年创作的《去吧》一诗为歌词而谱曲创作的。剑桥年夜学国王学院副院长史蒂文-切利、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示者叶锦添、剑桥年夜学学者游心泉,则分离用英语、中国广东话和中国通俗话朗诵了《去吧》。多位高朋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中国古代和现代诗歌作品,以及彼得-休斯、露西-汉姆尔顿、詹姆士-寇戈海尔等来自多个国度和地域墨客的作品。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在朗诵者感情衬着下,直击民气,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艺术节举行的人文交流运动。主理方供图
新书宣布会及研究会上,推出《奥妙与艺术——麦克法兰对话叶锦添》(英文版);《当西方碰见东方——东亚羊毫画》(英文、法文双语版);中国墨客阎志长诗作品《挽歌与纪念》(英文版);中国墨客李少君诗歌精选集《我是有年夜海的人》(英文版)等6本聚焦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新书。
艺术节新书宣布。主理方供图
本次艺术节还向多位杰出人士发表了奖项,表扬其在中英人文交流中的杰出表示,此中叶锦添获徐志摩终身成绩奖(艺术类);露西-汉姆尔顿获徐志摩终身成绩奖(文学类);余海岁、阎志、倪沙-拉玛雅获徐志摩诗歌奖;安妮-马兴获徐志摩艺术奖;史黛芙-寇娜获徐志摩音乐奖;迈克尔-普罗克托尔获徐志摩国际文化交流奖。
本次艺术节由英国“掩护濒临消散的天下基金会”、剑桥年夜学国王学院“瑞弗斯文化遗产掩护方案”主理。剑桥康河出书社、听花剑桥试验室、剑桥亚洲文化协会等协办机构与互助伙伴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