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理论在中医临床运用案例分析
五运六气,简称命运运限,是我国古代研讨天体运行、天时气候变化及其与生物、人体心理、病理、发病关系的学说,是中医根基理论的紧张构成部门。数千年来,历代医学家对命运运限学说有分歧水平的研讨,从各自分歧的角度用以猜测疾病的流行,并指示临床用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微有心得,兹举病例如下:
病例一:暴聋。王某,男,43岁,职业:某中等城市银行行长。2008年3月10日初诊。患者因迩来事情压力较年夜,加之家庭变故(儿子手术),生理负担过重,夜不克不及寐,三日前两耳听力骤降,以左耳为重,间有耳鸣。其人面色黄白微灰,形胖,声音浊重。素有抽烟癖好,因事情缘故,每餐必喝酒食肉。年夜便稀溏。脉弦细,舌苔薄白。诊为胆经火郁所致,为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处方:

柴胡12g 黄芩12g 桂枝10g 茯苓20g 酒军8g 清半夏10g 生龙牡各30g 石菖蒲10g 生姜10片,红枣12枚。7剂。二诊:2008年3月17日。患者服药后听力规复年夜半,唯遇尖利声音则感觉刺痛,伴有耳鸣。诊为兼有血瘀,为疏小柴胡汤佐以活血药物。拟方:
柴胡18g 黄芩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郁金10g胡黄连6g川芎10g磁石12g血竭8g苏木8g桃仁9g红花8g生姜10片红枣12枚,5剂。水煎服,一日三次,饭后一小时服用。另购苏合香丸两盒,服汤药时送服半丸。之后未再接洽,一月后追访,言其服药后诸证悉除,规复如凡人。
按:2008年为戊子年,戊癸化火,中运火运太甚;子午少阴君火司天,整年火气较盛。3月10日在年夜寒后春分前,为戊子岁首年月之气,主气厥阴风木,虚心太阳寒水,原来初之气为木气生发之时,但是虚心太阳寒水加临,寒水主封藏,将本欲借初之气生发的火气封藏,容易造玉成年太甚之火气在初之气时内郁的表示。生发为木,在人体为肝胆,对应到人体疾病,则体现为肝胆火气内郁的表示。耳为胆经所过之处,《灵枢-经脉》中说:公众胆足少阳之脉……从耳后中听中,出走耳前。公众胆气郁滞则会造成耳窍突然闭塞之病机,甚则导致暴聋。正如《素问-厥论篇》中说:"大众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面热"大众。胆为甲木,以条达畅疏为德,甲木之气生发不畅,郁于胆经则成内火,火性上炎,郁阻上窍则暴为耳聋。
联合该病人详细环境,此人形胖、面色黄白微灰,年夜便稀溏,断定素体其脾胃衰弱,加之饮酒吃肉为常事,体内必有湿热内留,此为内因;迩来精力压力较年夜,家庭变故导致精力重要,苏息不良,此为诱发因素。在这种素体体质和诱发因素下,患者如在其他命运运限前提下,纵然发病,或许不会如斯急剧严重,而仅仅表示为听力降落或耳鸣等。然而正如前文所述,患者遇到精力刺激的诱发因素之时正逢寰宇火气内郁的命运运限情况,表里相合,主生发之甲木胆经火气内郁,外现则为耳窍骤然听力降落。
本病起手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药用柴胡疏肝利胆以解郁,黄芩清热,酒军清泄里热兼活血化瘀,半夏降气,茯苓安神健脾,桂枝温阳化气以蔓延木气,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生姜、红枣调养脾胃,加石菖蒲开窍化湿,全方以疏利肝胆,清热泻火为立法,取得初步后果。二诊因其闻尖利声音而感觉刺痛,虑其兼有血瘀,是以在原方根基上参加活血化瘀之品,继服五剂以收功。
病例二:皮肤瘙痒。王某,女,32岁,职业:北京某公司文员。2007年7月10日初诊。患者自一年前(2006年7月)无显著诱因开端颜面、颈项、胸背、伯仲等部位起丘疹,严重时分布全身,片状如云,色淡红,瘙痒不已,且易伤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荨麻疹。曾抗过敏治疗,服药不出,不服即发,重复发生发火,痛苦不胜。亦经中医治疗,后果不显。就诊时全身散在性丘疹,状如云片,色淡红,多处搔痕,剧痒难耐,夜不克不及眠,神采焦躁,体倦乏力,食少纳呆,面色白,伯仲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查前医所用方药,为清热凉血、疏风润燥之品,患者自述服用后后果不显。参考其发病光阴并联合患者体质,诊为太阳伤寒,兼有里虚,为疏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加味,处方:
麻黄8g 黑附子9g(先煎1小时) 细辛3g 桂枝10g 炒白芍10g 干姜10g 炙甘草10g党参10g焦三仙各6g生姜10片,红枣12枚,七剂,水煎服。
另嘱患者,此病从寒得之,其愈时可能走表而呈现瘙痒症状加重,并随同相似伤风症状:发烧、恶寒、流涕等诸多表示,此为排病反响,切勿生怪,实时德律风见告。患者服药三剂后,德律风告云:克日起全身畏寒,低热,鼻流清涕,满身酸痛,告假在家不克不及上班,皮肤瘙痒激烈,几不克不及耐。余见告云:公众此为正邪交争症结,切勿服用抗过敏药或涂抹含有激素身分药膏,只需一再服用所开药方,日进两剂,服药后喝粥覆被发汗,汗出后病情必然年夜减。"大众患者遵从医嘱,频服中药,继而啜粥覆被而汗,果如所言,第二日瘙痒年夜减,服尽余剂后复诊。
二诊:2007年7月16日。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年夜减,唯余胸背略有瘙痒之处,微恶寒,时作喷嚏,流清涕。纳可,二便调。舌苔薄白,脉细。效不更方,原方不变,继服三剂。三诊:2007年7月18日。患者皮肤瘙痒根本打消,恶寒、喷嚏等表证消散,身材较前体力增长,食欲促进,舌苔薄白,脉细。此寒邪已解,唯余体虚,予桂枝汤加味折衷脾胃,益气扶阳以收功。处方:
桂枝10g 炒白芍10g 炙甘草8g 党参10g 生黄芪15g 干姜10g 生姜10片, 红枣12枚,七剂,水煎服。之后,患者未再复诊,一年后该患者先容其他同伙就诊时晤面,言及服药后皮肤瘙痒至今未作,规复如凡人。
按:2006年为丙戌年,丙辛化水,中运水运太甚;辰戌太阳寒水司天,整年寒水之气太盛。患者体质本为虚寒,正逢寒水太甚之命运运限,该病夏月得之,夏日为里虚表开之时,最易为寒所中。是以诊为太阳伤寒,兼有里虚。该患者固然得病一年有余,但其所伤为昔时之冷气,该隐伏之寒邪不除,病必不愈。因而主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以开太阳,温少阴,散冷气;合入桂枝汤以折衷营卫,充养气血,佐以干姜、党参温煦中焦,全方表里合参,标本兼治。
依据笔者小我临床用药履历,附子、干姜、桂枝、细辛等纯阳药品合用,从少阴直驱太阳,势同接力,扫荡寒邪最速。寒邪从表而出,极易病情加重,随同呈现表证,患者服药三剂后呈现瘙痒加重,皮肤为表,冷气必然从皮而解,因此瘙痒加重;随同恶寒、流涕、发烧等表示,此等表证正应"大众脏邪还腑,阴病出阳"大众之候,恰正是疾病起色之症结,务必除恶务尽,因进余剂以荡除寒邪。俟汗出后寒邪年夜泄,尚余体虚,乃予桂枝汤加党参、黄芪、干姜以充养气血、温煦脾胃以收功。
结语:《素问-朝气通天论》曰:"大众夫自古通天者,生于本,本于阴阳,寰宇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大众寰宇为一年夜宇宙,人体为一小宇宙,年夜小宇宙心心相印,人与天然是一个弗成朋分的同一体,人体必需顺应天然界的变化,以坚持表里情况动态均衡。是以,天时、景象变化与人体心理、病理甚至疾病的产生、成长、转归等都有亲密的关系。经由过程对每年五运六气的阐发,可相识寰宇天然的盛衰虚实,进而为医者辨证施治时提供紧张参考。
《素问-六元正纪年夜论》曰:"大众先立其年,以名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躁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平易近气可调。"大众意思是相识年之命运运限状态,就可明确此年病气之五行六气属性,据此治病即可获得调治。《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公众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弗成认为工矣。"大众更强调了掌握五运六气对付医家的紧张性。
金元四年夜家之一河间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中说:"大众识病之法,以其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明可见矣。"大众又说公众不知命运运限而求医无失者,鲜矣!公众以为五运六气理论对中医临床有异常切实的参考意义。临床上充足斟酌其时的命运运限环境,在望、闻、问、切四诊的根基上增长寰宇天然命运运限环境如许一个紧张参考系,对付病因、病机的阐发和熟悉上就多了一壁镜子,可以或许赞助医者加倍精准切实其实定治则、治法,订定处方、用药,进而进步诊疗程度,取得满足疗效。
▢本文是彭鑫博士颁发在《中医研讨》2009年第二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