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过冷制热其背后的原理与解决之路
空气能热水器凭借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消费者发现空气能热水器在过冷制热时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制热困难、出水温度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从原理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空气能过冷制热原理
空气能热水器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将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水中,实现制热。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空气能热水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但过冷制热时,其制热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1. 热泵制冷循环
空气能热水器通过热泵制冷循环实现制热。在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制冷剂温度升高,压力增大。随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水,实现制热。经过膨胀阀节流后,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降低自身温度,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2. 过冷制热原理
当空气温度较低时,空气能热水器在制冷循环过程中,蒸发器吸热效果变差,导致制冷剂温度下降,压力降低。此时,膨胀阀节流后,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无法充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得蒸发器出口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形成过冷现象。
二、空气能过冷制热原因分析
1. 空气温度过低
当环境温度低于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温度范围时,蒸发器吸热效果变差,导致制冷剂温度下降,形成过冷现象。
2. 蒸发器表面结霜
在低温环境下,蒸发器表面容易结霜,导致换热面积减小,热量传递效率降低,进一步加剧过冷现象。
3. 系统设计不合理
部分空气能热水器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性能,导致在过冷制热时效果不佳。
三、解决方法
1. 优化系统设计
针对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性能,优化空气能热水器的设计,提高其低温制热能力。
2. 增加辅助加热装置
在空气能热水器系统中增加辅助加热装置,如电加热棒等,在低温环境下提供额外热量,提高制热效果。
3. 选用高效制冷剂
选用高效制冷剂,提高制冷剂在低温环境下的热力学性能,降低过冷现象的发生。
4. 定期维护保养
定期对空气能热水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降低过冷现象的发生。
空气能过冷制热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对原理分析、原因探讨和解决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空气能热水器的制热效果。在今后的产品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晓东,王磊. 空气能热水器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研究[J]. 电器,2016(6):1-4.
[2] 刘勇,李晓东,张晓东.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低温性能优化研究[J]. 家用电器,2015(9):48-50.
[3] 李明,王刚,李晓东. 空气能热水器低温制热性能分析及改进措施[J]. 电器,2017(7):1-4.